苯甲酸钠

基础信息

  • 产品名称:苯甲酸钠
  • CasNo.:532-32-1
  • 分子式:C7H5NaO2
  • 分子量:

物化性质

  • 技术指标:99%
  • 沸点:
  • 包装:白色结晶固体
  • 生产能力:
发布采购

产品详情

CasNo: 532-32-1

分子式: C7H5NaO2

外观: 白色结晶固体

交货时间: 15天

包装: 25千克/袋

技术指标: 99%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称:苯甲酸钠
  • 英文名称:Sodium Benzoate
  • CAS 号:532-32-1
  • 分子式:C₆H₅COONa(或 C₇H₅O₂Na)
  • 分子量:144.11 g/mol
  • 化学结构:由苯甲酸的羧基(-COOH)与钠离子(Na⁺)结合形成的盐,分子核心为苯环连接羧酸钠基团(-COONa),抑菌活性主要源于其在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苯甲酸(未解离态)的能力。
  • 常见形态:市售产品多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,无臭或微有安息香气味,易吸潮但不结块(高纯度产品吸潮性更低);少数为高浓度水溶液(如 30% 溶液,用于特殊工艺场景)。

二、理化性质

指标 典型值(工业级 / 食品级) 说明
外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 / 颗粒,无可见杂质 食品级产品需符合 “白度≥95%” 标准,避免因杂质导致下游产品着色。
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(20℃时溶解度约 60 g/100 mL);微溶于乙醇(<1 g/100 mL),不溶于乙醚、氯仿 水溶性远优于苯甲酸(20℃溶解度仅 0.34 g/100 mL),便于在水基配方中均匀分散。
熔点 300℃(分解) 高温下稳定,可耐受食品加工中的巴氏杀菌(60-85℃)或烘焙(180-220℃)工艺,无分解或异味产生。
pH 值(1% 水溶液,25℃) 7.0-8.5(弱碱性) 中性至弱碱性,添加到酸性食品(如碳酸饮料、果醋)中可微调 pH,避免体系过酸导致的口感刺激。
稳定性 常温干燥环境下储存 24 个月,活性无损失;遇强氧化剂(如高锰酸钾)可能发生氧化,需避免混合 无需特殊避光储存,常规包装即可满足保质期要求,物流成本低。

三、核心性能特点

  1. 广谱抑菌,酸性环境下活性最优
    苯甲酸钠的抑菌机制是通过穿透微生物细胞膜,抑制细胞呼吸酶及 ATP 合成酶活性,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,核心优势体现在:

 

  • 抑菌谱广:对革兰氏阳性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、革兰氏阴性菌(如大肠杆菌)、酵母菌(如酿酒酵母)及霉菌(如黑曲霉)均有强效,尤其对食品中常见的 “腐败菌”(如乳酸菌、醋酸菌)抑制效果突出。
  • 酸性依赖特性:仅在 pH<4.5 的环境中大量转化为苯甲酸(未解离态),发挥最佳抑菌活性 —— 例如在 pH 2.5-4.0 的碳酸饮料、果脯中,最低抑菌浓度(MIC)可低至 0.05%-0.1%;pH>5.5 时活性显著下降,需与其他防腐剂(如山梨酸钾)复配使用。

 

  1. 安全性高,法规认可度广

 

  • 低毒性:急性经口 LD₅₀(大鼠)>4000 mg/kg(属 “实际无毒” 级别),远低于食盐(LD₅₀≈3000 mg/kg);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(ADI)为 0-5 mg/kg 体重(FAO/WHO 标准),常规使用下无健康风险。
  • 代谢友好:进入人体后,90% 以上在肝脏中转化为苯甲酸,再与甘氨酸结合形成 “马尿酸”,通过尿液排出体外(半衰期仅 2-4 小时),不在体内蓄积,无慢性毒性。

 

  1. 兼容性强,不影响产品感官

 

  • 与辅料无冲突:可与食品中的糖类、有机酸(柠檬酸、苹果酸)、维生素、色素及表面活性剂等和平共存,无沉淀、变色或异味产生 —— 例如在果汁中添加 0.1% 苯甲酸钠,不改变果汁的色泽、甜度及果香。
  • 无感官干扰:本身无异味,添加后不影响食品的口感(如碳酸饮料的清爽度)、化妆品的肤感(如爽肤水的保湿性)或药品的适口性,符合 “隐形防腐” 需求。

四、主要应用领域

1. 食品与饮料行业(核心场景)

产品类型 推荐添加量(以纯品计) 核心作用
碳酸饮料、果汁饮料 0.02%–0.1% 抑制酵母菌、霉菌生长,延长保质期(如可乐类饮料保质期可达 12 个月);与柠檬酸复配可增强抑菌效果。
腌制品、酱菜(如泡菜) 0.05%–0.15% 抑制乳酸菌过度发酵导致的 “酸败”,保持酱菜的脆度和风味,避免胀袋。
蜜饯、果脯 0.03%–0.08% 防止霉菌滋生(尤其在高糖环境中),避免果脯出现霉斑或 “返砂” 变质。
烘焙食品(面包、蛋糕) 0.01%–0.03% 抑制面包中 “产酸菌” 生长,延缓老化,延长货架期(如常温面包保质期从 3 天延长至 7 天)。

2.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

  • 护肤品(爽肤水、乳液):添加量 0.1%–0.3%,抑制配方中微生物滋生(尤其含天然提取物的产品),避免护肤品发臭、分层;与尼泊金酯类复配可拓宽抑菌谱。
  • 口腔护理品(漱口水、牙膏):添加量 0.05%–0.1%,抑制口腔致病菌(如变形链球菌),同时改善漱口水的口感(弱碱性可中和口腔酸性)。

3. 医药与工业领域

  • 药品(口服液、糖浆剂):作为 “药用辅料”(中国药典 CP2020 版收录),添加量 0.05%–0.2%,防止药液在储存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,保证用药安全。
  • 工业防锈剂:添加到金属切削液中(0.5%–1%),抑制细菌繁殖导致的切削液发臭、变质,同时辅助增强防锈效果。

五、安全与储存规范

1. 安全警示(低风险特性)

苯甲酸钠安全性极高,无 GHS 危险分类(非易燃、非腐蚀、无急性毒性),但需注意:

 

  • 避免长期大量吸入粉末(可能引起呼吸道轻微刺激),操作时建议佩戴防尘口罩;
  • 虽对皮肤无刺激性,但敏感人群(如哮喘患者)需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粉末;
  • 不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(中国 GB 2760 标准规定),其他食品需严格遵守 “最大使用量” 限制,避免超量添加。

2. 法规合规性

  • 符合国际标准:FAO/WHO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(JECFA)、美国 FDA(21 CFR §184.1733)、欧盟 EC No 1333/2008 法规,允许在全球 180 + 国家使用;
  • 符合中国标准: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、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(2024 年版)》、《中国药典》2020 年版,明确规定各领域的最大使用量(如食品中最大 0.1%,化妆品中最大 0.5%)。

3. 包装与储存

  • 包装规格
    • 食品级 / 医药级:25 kg / 袋(内层聚乙烯薄膜袋,外层牛皮纸复合袋,防吸潮、防污染);
    • 工业级:50 kg / 袋(聚丙烯编织袋,内衬聚乙烯膜);
    • 小批量:1 kg / 铝箔袋(实验室或小厂试用)。
  • 储存条件
    • 置于阴凉干燥、通风处,温度控制在 5–30℃,相对湿度<75%,避免与强氧化剂、强酸(如盐酸)混存;
    • 开封后需密封袋口,防止吸潮结块(结块后不影响活性,可粉碎后正常使用);
    • 未开封产品保质期:食品级 24 个月,工业级 18 个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