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二胺四乙酸

基础信息

  • 产品名称:乙二胺四乙酸
  • CasNo.:60-00-4
  • 分子式:C10H16N2O8
  • 分子量:

物化性质

  • 技术指标:99%
  • 沸点:
  • 包装:白色结晶固体
  • 生产能力:
发布采购

产品详情

CasNo: 60-00-4

分子式: C10H16N2O8

外观: 白色结晶固体

交货时间: 15天

包装: 25千克/袋

技术指标: 99%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称:乙二胺四乙酸;四乙酸二氨基乙烯;托立龙
  • 英文名称: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;EDTA
  • CAS 号:60-00-4
  • 化学结构:C10​H16​N2​O8​(结构式:HOOCCH2​)2​NCH2​CH2​N(CH2​COOH)2​,分子中 6 个配位原子(2 个 N、4 个 O)可与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螯合物)
  • 分子式:C10​H16​N2​O8​
  • 平均分子量:292.24 g/mol
  • 常见别名:EDTA 酸;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;EDTA free acid

二、物理及化学性质

指标 典型值(工业级 / 食品级) 说明
外观 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纯度越高,色泽越洁白;低纯度产品可能略带淡黄色,不影响螯合性能
纯度 工业级≥99.0%;食品级≥99.5% 高纯度可避免杂质(如重金属、氯离子)对配方或工艺的干扰
熔点 240℃(分解) 加热至 240℃以上会逐步分解,释放二氧化碳和胺类物质,故需避免高温储存
溶解度(25℃) 水中溶解度 0.5 g/L(极微溶);易溶于碱性溶液(如 NaOH、KOH),形成水溶性盐 纯 EDTA 酸水溶性差,实际应用中多使用其钠盐(如 EDTA-2Na、EDTA-4Na)以提升溶解度
pH 值(1% 水溶液,25℃) 2.5-3.5(强酸性) 因羧基电离释放 H⁺,水溶液呈酸性;与碱反应生成盐后 pH 可调节至中性或碱性
螯合能力 对二价金属离子(Ca²⁺、Mg²⁺、Fe²⁺)螯合常数(logKf)8-11;对三价金属离子(Fe³⁺、Al³⁺)logKf 14-25 螯合常数越高,与金属离子结合越稳定,适用于不同场景(如硬水软化、金属离子去除)
稳定性 常温下稳定,避免与强氧化剂、强酸(如浓硝酸)长期接触;水溶液在 pH 2-11 范围内稳定,极端 pH 下可能缓慢水解 固体状态稳定性极佳,储存期长;水溶液需现配现用,避免微生物滋生

三、核心性能特点

  1. 高效螯合,广谱络合金属离子
    EDTA 的分子结构可通过 “氨基 - 羧基” 协同作用,与几乎所有金属阳离子(除碱金属外)形成 1:1 比例的稳定螯合物,且螯合物水溶性好,不会产生沉淀。例如:

    • 硬水软化:与 Ca²⁺、Mg²⁺结合,防止水垢生成(适用于锅炉水处理、洗衣液配方);
    • 金属离子去除:与 Fe³⁺、Cu²⁺结合,避免其催化氧化反应(如防止食品褐变、日化产品变色);
    • 防腐防锈:与金属表面的 Fe²⁺结合,抑制电化学腐蚀(适用于金属清洗剂、电镀工艺)。
      其螯合效率远高于柠檬酸钠、酒石酸钾等传统螯合剂,相同用量下金属离子封锁能力提升 3-5 倍。
  2. 提升配方稳定性,延长产品保质期
    在食品、日化及医药领域,EDTA 可通过螯合金属离子,抑制以下问题:

    • 食品工业:防止 Fe³⁺催化维生素 C 氧化、Cu²⁺导致油脂酸败,延长果汁、乳制品、罐头的保质期;
    • 日化工业:避免 Fe²⁺、Mn²⁺导致洗发水、护肤品变色、异味,稳定防腐剂(如苯氧乙醇)和活性成分(如维生素 E);
    • 医药领域:作为药物辅料,螯合注射剂中的金属杂质,防止药物降解(如维生素 B12 注射液、抗生素制剂)。
  3. 兼容性强,适配多场景工艺
    EDTA 固体状态下与多数有机物、无机物(如盐类、表面活性剂、防腐剂)无配伍禁忌;其钠盐(如 EDTA-2Na)在水溶液中与酸碱、氧化剂、还原剂均能稳定共存,且不影响其他成分的功能。例如:

    • 在洗衣液中与表面活性剂(如 SLES)复配,不降低清洁力,还能增强去污效果(防止金属离子与污垢结合);
    • 在电镀液中与金属盐(如硫酸铜)复配,稳定金属离子浓度,提升镀层均匀度。
  4. 安全合规,多领域适用
    食品级 EDTA 符合 GB 1886.235-2021(中国)、FDA 21 CFR §182.60(美国)、EU No 1129/2011(欧盟)等标准,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(编号 E385)使用,每日允许摄入量(ADI)0-2.5 mg/kg 体重;工业级 EDTA 生物降解性中等(28 天降解率 40%-60%,需搭配生物增效剂),符合工业废水排放标准,对环境友好。

四、主要应用领域

1. 工业领域(核心场景)

应用场景 推荐添加量 核心作用
水处理(锅炉、循环水) 1-5 mg/L 螯合 Ca²⁺、Mg²⁺,防止水垢生成;与 Fe³⁺结合,抑制管道腐蚀,延长设备寿命
金属清洗 / 电镀 0.5%-2% 作为清洗剂成分,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(如铁锈);电镀液中稳定金属离子,提升镀层质量
纺织印染 0.1%-0.5% 螯合水中的 Fe³⁺、Cu²⁺,避免其与染料结合导致色渍、色花,提升染色均匀度
造纸工业 0.2%-0.8% 防止金属离子(如 Mn²⁺)催化纤维氧化,改善纸张白度;抑制树脂沉积,减少纸病

2. 食品工业

  • 食品添加剂:添加量 0.005%-0.05%,用于果汁、碳酸饮料、罐头、乳制品,防止金属离子导致的氧化变质、风味劣变;在酱菜、腌制品中稳定色泽,避免褐变。
  • 食品加工助剂:用于蔗糖精炼,去除糖汁中的 Ca²⁺、Mg²⁺,提升蔗糖纯度;在豆制品加工中,防止金属离子影响蛋白质凝胶性。

3. 日化与医药领域

  • 日化产品:洗发水、沐浴露中添加 0.05%-0.2%,螯合硬水中的 Ca²⁺,避免其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皂垢,提升泡沫稳定性;护肤品中添加 0.01%-0.1%,稳定维生素 C、视黄醇等活性成分,防止氧化失效。
  • 医药领域:作为药物辅料(如注射剂、口服液),添加量 0.001%-0.01%,螯合药液中的金属杂质,确保药物稳定性;在牙科材料中,用于去除牙菌斑(通过螯合牙齿表面的 Ca²⁺)。

4. 其他领域

  • 农业:作为微量元素肥料增效剂,添加 0.1%-0.3%,螯合 Fe、Zn、Mn 等微量元素,提升植物吸收效率,预防缺素症(如缺铁性黄化病)。
  • 环保: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,与 Pb²⁺、Cd²⁺、Hg²⁺形成稳定螯合物,降低废水毒性,便于后续处理(如沉淀、吸附)。
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与安全规范

  1. 使用与操作

    • 溶解方法:纯 EDTA 酸水溶性差,建议先将其与等摩尔的 NaOH 或 KOH 混合(加热至 50-60℃),制成 EDTA 钠盐后再溶于水,提升溶解度;避免直接将 EDTA 酸粉末投入冷水,以防结块。
    • 用量控制:需根据目标金属离子浓度调整用量(理论用量:1g EDTA 可螯合 0.11g Ca²⁺、0.09g Mg²⁺、0.08g Fe³⁺),过量添加可能导致成本浪费,或与配方中其他有益金属离子(如 Zn²⁺)结合。
    • 工艺适配:在高温(>100℃)或强碱性(pH>12)工艺中,EDTA 可能缓慢水解,建议缩短高温接触时间,或选择更稳定的 EDTA 衍生物(如 EDTA-4Na)。
  2. 安全防护

    • 皮肤接触:EDTA 酸粉末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,操作时建议佩戴丁腈手套;若不慎接触,用清水冲洗即可,无腐蚀性。
    • 眼部接触:粉末或高浓度溶液进入眼睛可能引起不适,需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15 分钟,必要时就医。
    • 口服毒性:急性口服 LD₅₀(大鼠)>2000 mg/kg,属低毒物质;食品级 EDTA 可安全食用,但工业级 EDTA 禁止口服,若误服需催吐并就医。
  3. 环境与合规

    • 生物降解性:EDTA 需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缓慢降解,直接排放可能对水生生物有轻微影响,建议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(可通过活性污泥法提升降解率至 80% 以上)。
    • 法规合规:工业级 EDTA 需符合 GB/T 1401-2019(中国)、ANSI/AWWA B501(美国)标准;食品级 EDTA 需符合各国食品添加剂法规,避免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。

六、包装与储存

  1. 包装规格

    • 工业级:25 kg / 袋(内层聚乙烯薄膜袋,外层牛皮纸袋或聚丙烯编织袋);500 kg / 吨袋(适合大宗运输),防潮、防破包。
    • 食品级 / 医药级:25 kg / 袋(内层无菌聚乙烯袋,外层铝塑复合袋),符合 GMP 标准,防止污染;小包装(1 kg / 瓶、5 kg / 桶)用于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。
  2. 储存条件

    • 储存环境:置于阴凉干燥、通风良好的仓库(温度 5-30℃,相对湿度 < 70%),避免阳光直射、雨淋,防止吸潮结块;远离强氧化剂、强酸(如浓盐酸、硝酸),避免发生化学反应。
    • 防潮与密封:开封后需立即密封,剩余粉末需转入密封容器中,防止吸潮影响溶解度;若发现粉末结块,可轻微粉碎后正常使用(不影响螯合性能)。
    • 保质期:未开封状态下,固体 EDTA 保质期为 36 个月(食品级)、24 个月(工业级);水溶液(如 EDTA-2Na 溶液)建议现配现用,储存不超过 7 天(需添加防腐剂防止微生物滋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