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 C 磷酸酯钠

基础信息

  • 产品名称:维生素 C 磷酸酯钠
  • CasNo.:66170-10-3
  • 分子式:C6H6Na3O9P
  • 分子量:

物化性质

  • 技术指标:99%
  • 沸点:
  • 包装:白色结晶固体
  • 生产能力:
发布采购

产品详情

CasNo: 66170-10-3

分子式: C6H6Na3O9P

外观: 白色结晶固体

交货时间: 15天

包装: 25kg/bag

技术指标: 99%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称:维生素 C 磷酸酯钠
  • 英文名称: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(SAP)
  • INCI 命名: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(化妆品原料国际命名)
  • CAS 编号:66170-10-3
  • 分子式:C6​H6​Na3​O9​P
  • 分子量:322.06
  • 化学结构:由维生素 C(抗坏血酸)的 2 位羟基被磷酸酯基团取代,并形成钠盐结构,分子稳定性大幅提升,不易被氧化破坏。

二、物化性质

  • 外观:呈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,无臭或微有特殊气味,无肉眼可见杂质。
  • 溶解性:易溶于水(25℃时溶解度约 100g/L),能与水快速均匀混合;微溶于乙醇、丙二醇,不溶于氯仿、乙醚等有机溶剂,在化妆品配方中易分散,无沉淀或分层现象。
  • 稳定性:相比原型维生素 C(抗坏血酸),稳定性显著增强 —— 在 pH 4.0-7.0 范围内(适配多数化妆品、食品体系),可耐受 60℃以下高温,且耐光照,长期储存不易发生变色、分解;需避免与强氧化剂(如过氧化物)、重金属离子(如 Fe³⁺、Cu²⁺)接触,以防活性降低。
  • pH 值:1% 水溶液的 pH 为 6.0-7.5,呈弱中性,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(避免了原型维生素 C 因酸性较强导致的刺痛、泛红问题)。

三、质量指标

检测项目 指标要求
含量(HPLC 法) ≥95.0%(按干燥品计算)
干燥失重 ≤5.0%(105℃恒温干燥 2 小时)
灼烧残渣 28.0%-32.0%(炽灼至恒重)
重金属(以 Pb 计) ≤10ppm
砷(As) ≤2ppm
氯化物(以 Cl⁻计) ≤0.05%
磷酸盐(以 PO₄³⁻计) ≤0.5%
微生物指标 符合化妆品 / 食品原料标准(如总菌落数≤100CFU/g,无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)

四、作用机理

作为维生素 C 的前体物质,维生素 C 磷酸酯钠需在皮肤或体内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,释放出活性维生素 C(抗坏血酸),进而发挥以下功效:

 

  • 美白淡斑:活性维生素 C 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(该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限速酶),阻断酪氨酸向多巴、多巴醌的转化,减少黑色素生成;同时能促进皮肤表层已形成的黑色素颗粒代谢分解,淡化黄褐斑、雀斑、晒斑,提亮肤色。
  • 抗氧化防护:清除皮肤内的活性氧自由基(ROS),减少紫外线照射、环境污染等外界因素对皮肤的氧化损伤,延缓胶原蛋白流失与弹性纤维老化,改善皮肤粗糙、细纹等问题。
  • 屏障修复:促进皮肤角质层脂质(如神经酰胺)合成,增强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与锁水能力,缓解干燥、敏感等不适,提升皮肤耐受度。

五、应用领域

  • 化妆品领域:核心用于美白、抗衰类产品,如精华液、乳液、面霜、面膜、粉底液等,推荐添加量为 0.5%-3.0%;因稳定性高、刺激性低,也可用于敏感肌护肤品、婴幼儿护理产品(如婴儿润肤霜)。
  • 食品领域:作为维生素 C 营养强化剂,用于果汁饮料、乳制品(如酸奶)、烘焙食品(如面包、饼干)、保健食品等,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C;同时可作为抗氧化剂,延缓食品氧化变质(如防止果蔬汁褐变、延长烘焙食品保质期),最大使用量需符合 GB 276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规定。
  • 医药领域:用于口腔护理产品(如牙膏),可预防牙龈出血、改善口腔黏膜炎症;也可作为局部外用制剂成分,辅助治疗皮肤炎症(如湿疹)、促进轻微伤口愈合。

六、包装与储存

  • 包装:采用双层包装,内层为食品级聚乙烯塑料袋(隔绝水分),外层为铝箔袋或纸板桶(避光、防撞击),常见规格有 1kg / 袋、5kg / 袋、25kg / 桶,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小批量包装(如 100g / 袋、500g / 袋)。
  • 储存: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(温度≤30℃,相对湿度≤60%),避免阳光直射、高温及潮湿环境;禁止与强氧化剂、重金属化合物混存,以防交叉污染或活性降解。
  • 保质期:在未开封且符合储存条件的情况下,保质期为 24 个月;开封后需尽快使用完毕,并注意密封防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