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详情
CasNo: 67 - 63 - 0
分子式: C₃H₈O
外观: 无色透明液体
技术指标: 99.5% Min
一、基本信息
中文名:异丙醇
英文名:Isopropyl alcohol(简称 IPA),又称 2 - Propanol、Dimethyl carbinol
化学式:C₃H₈O
分子量:60.095
CAS 登录号:67 - 63 - 0
EINECS 登录号:200 - 661 - 7
二、性状
异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,具有类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,挥发性较强。
三、理化性质
- 熔点:- 89.5℃
- 沸点:82.5℃
- 密度:0.7855g/cm³(20℃)
- 闪点:11.7℃(闭杯)
- 溶解性:能与水、醇、醚、苯、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。
- 蒸气压:33 mmHg(20℃)
- 爆炸极限:2.0% - 12.7%(体积比)
四、主要用途
- 溶剂领域
- 工业溶剂:是工业上较为廉价且用途广泛的溶剂。对亲油性物质的溶解力比乙醇强,可溶解如硝基纤维素、橡胶、涂料、虫胶、生物碱等,常用于涂料、油墨、萃取剂、气溶胶剂的生产。还可用作防冻剂、清洁剂、调和汽油的添加剂、颜料生产的分散剂、印染工业的固定剂、玻璃和透明塑料的防雾剂等,以及胶黏剂的稀释剂和脱水剂。
- 电子工业清洗:因其挥发性好,对油污溶解效果显著,能快速干燥且不留残渣,不会对电子元件造成腐蚀,常被用于电子设备如 IC 芯片、电脑硬盘等的清洗去油,可有效去除电子元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尘和杂质,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- 化妆品溶剂:在化妆品中作为溶剂,可帮助溶解香料、色素等成分,使产品质地更均匀,如香水、化妆水、乳液等产品的配方中常含有异丙醇。
- 化工原料
- 合成多种化合物:可用于生产丙酮、过氧化氢、甲基异丁基酮、二异丁基酮、异丙胺、异丙醚、异丙基氯以及脂肪酸异丙酯和氯代脂肪酸异丙酯等。
- 精细化工产品:在精细化工方面,用于制造硝酸异丙酯,黄原酸异丙酯、亚磷酸三异丙酯、异丙醇铝以及医药和农药等产品。还可用于生产二异丙酮、醋酸异丙酯和麝香草酚以及汽油添加剂等。
- 医药领域
- 消毒杀菌:常以 60% - 70% 的水溶液形式用作消毒药,杀菌效果优于乙醇,但对芽孢无效。可用于皮肤消毒,能够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部分病毒,减少感染风险;也可涂擦皮肤以防压疮。但因其显著的脱脂特性,应用存在一定限制。
- 药物制剂溶剂:作为溶剂用于药物制剂中,有助于溶解药物成分,促进药物的稳定性和均匀性,便于药物的制备和使用。
- 其他应用
- 油脂行业:可作为棉籽油等油脂的萃取剂,能够有效提取油脂中的有效成分;也可用于动物源性组织膜的脱脂,去除组织中的脂肪成分,便于后续的研究或加工。
- 色谱分析:作为色谱分析标准物,用于测定钡、钙、铜、镁、镍、钾、钠、锶、亚硝酸、钴等元素,帮助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含量。
五、生产方法
- 丙烯直接水合法:以丙烯和水为原料,在催化剂(如钨化合物、磷酸盐、离子交换树脂等,常用磷酸为催化剂)存在下,经加热、加压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异丙醇,反应选择性可达 96%。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、无硫酸腐蚀和稀酸浓缩问题等优点,但对原料丙烯纯度要求较高(>90%) 。反应方程式为:CH₃CH=CH₂ + H₂O → (CH₃)₂CHOH 。
- 硫酸间接水合法:丙烯先与硫酸反应生成异丙基酸性硫酸酯和二异丙基硫酸酯,再经水解得到粗异丙醇,最后精制得到高纯度产品。该方法对原料要求低,产品质量高,但生产流程复杂,反应选择性低,仪器腐蚀严重,目前已逐渐被淘汰。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:
- CH₃CH=CH₂ + H₂SO₄ → (CH₃)₂CHOSO₃H
- (CH₃)₂CHOSO₃H + H₂O → (CH₃)₂CHOH + H₂SO₄
- 丙酮加氢法:氢气和丙酮混合后进入反应器,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,通过催化剂(如镍基催化剂、锌组分过量的铜基催化剂等)作用反应生成异丙醇和少量副产物。该方法生产的异丙醇品质较高,但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,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。
- 乙酸异丙酯加氢法:以乙酸异丙酯为原料,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异丙醇,该方法同样还在研究发展阶段 。
- 乙酸异丙酯酯交换法:采用甲醇钠为催化剂,结合隔壁塔精馏技术,以乙酸异丙酯和甲醇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异丙醇,生产过程中的甲醇可循环回收利用。该技术目前也并不成熟,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。
六、包装与储存
- 包装
- 小开口钢桶,用于大量异丙醇的储存和运输,能承受一定压力,防止液体泄漏。
- 螺纹口玻璃瓶、铁盖压口玻璃瓶、塑料瓶或金属桶(罐)外普通木箱,适用于不同规模需求,提供较好的密封性和保护性。
- 18L 方罐、200L 铁桶,便于搬运和储存,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较为常见。
- 槽车罐装,适合大规模运输异丙醇,提高运输效率。
- 储存
- 应储存于阴凉、通风、干燥的库房,远离火种、热源,库温不宜超过 30℃,以防止异丙醇挥发和发生燃烧爆炸危险。
- 保持容器密封,避免异丙醇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等反应,影响产品质量。
- 应与氧化剂、酸类、卤素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,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引发危险。
- 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,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,防止因静电或火花引发火灾爆炸。
-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,以便在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处理,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。
七、安全信息
- 危险性概述
- 物理危险性:高度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
- 健康危害:
- 吸入:高浓度蒸气可刺激呼吸道,引起头痛、眩晕、嗜睡、恶心等症状。
- 皮肤接触:可能导致皮肤干燥、皲裂,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被皮肤吸收,对身体造成损害。
- 眼睛接触:可引起严重眼刺激,导致眼睛发红、疼痛。
- 摄入:可能导致腹痛、呕吐、昏迷,严重时可致命。
- 急救措施
- 吸入: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若呼吸困难,给输氧;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并就医。
- 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,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,就医检查是否有进一步伤害。
- 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,就医诊治。
- 摄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,洗胃,就医治疗。
- 防护措施
- 工程控制: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,采用局部排风或全面通风,避免蒸气积聚达到爆炸极限或对人员造成健康危害。
- 个人防护:
- 呼吸防护:在可能接触高浓度异丙醇蒸气的环境中,如通风不良或进行高浓度异丙醇操作时,应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,如防毒面具。
- 皮肤防护:穿戴防护手套(如丁腈手套)和防护服,防止皮肤接触异丙醇。
- 眼睛防护:佩戴安全防护眼镜或面罩,保护眼睛免受异丙醇蒸气或液体的刺激和伤害。
- 风险术语
- R10:易燃。
- R11:高度易燃。
- R36/38:刺激眼睛和皮肤。
- R40: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风险。
- R67:蒸气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。
- 安全术语
- S7:保持容器密封。
- S16:远离火源,禁止吸烟。
- S24/25: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。
- S26:眼睛接触后,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。
- S36/37: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