桶混助剂TM04

基础信息

  • 产品名称:桶混助剂TM04
  • CasNo.:1702-17-6
  • 分子式:C6H3Cl2NO2
  • 分子量:

物化性质

  • 技术指标:99%
  • 沸点:
  • 包装:透明无色液体
  • 生产能力:
发布采购

产品详情

CasNo: 1702-17-6

分子式: C6H3Cl2NO2

外观: 透明无色液体

交货时间: 15天

包装: 200千克/桶

技术指标: 99%

一、基础属性

  • 核心成分:采用双功能复配体系,针对不同作物场景发挥作用:
    • 棉花脱叶场景:含脱叶促进剂(噻苯隆增效衍生物)、渗透助剂(脂肪醇聚氧乙烯醚),加速叶片离层形成;
    • 冬小麦场景:复配抗逆调节剂(腐植酸锌)、养分增效剂(聚天门冬氨酸),强化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。不含激素残留风险成分,符合我国《农药助剂安全使用准则》。
  • 外观形态:常温下为浅褐色均一液体,无分层、无沉淀,pH 值(1% 水溶液)6.5-7.5,与棉花脱叶剂(如噻苯隆、敌草隆)、冬小麦叶面肥 / 调节剂混溶后稳定性优异(24 小时不分层)。
  • 关键理化指标
    1. 脱叶相关:与噻苯隆复配后,棉花叶片脱落率较单独使用提升 30%,脱叶周期缩短 2-3 天,棉铃损伤率<2%;
    2. 抗逆相关:冬小麦施用后,叶片叶绿素含量提升 15%,抗旱性(干旱胁迫下存活率)提高 20%,低温(-2℃)胁迫下冻害率降低 18%;
    3. 兼容性:可与棉花脱叶剂、冬小麦杀虫剂(如吡虫啉)、杀菌剂(如三唑酮)混合施用,无药效拮抗现象。

二、核心性能特点

  1. 双场景精准适配
  • 棉花脱叶:通过 “渗透 + 促离层” 机制,确保脱叶剂快速进入叶片维管束,在低温(15-20℃)环境下仍能高效脱叶,解决传统脱叶剂 “低温失效” 问题,适配新疆、黄河流域等棉花主产区机械化采收需求;
  • 冬小麦:通过 “营养 + 抗逆” 双重赋能,在分蘖期提升有效分蘖数(增加 10%-12%),灌浆期延长籽粒饱满度(千粒重增加 2-3g),适配华北、黄淮冬小麦主产区 “提质增产” 需求。
  1. 安全性高:对棉花棉铃、冬小麦麦穗无药害风险,施药后棉花纤维长度、断裂强度等品质指标无负面影响;冬小麦籽粒中无残留,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  2. 使用便捷性:无需单独调整施药设备,可与对应作物的常规药剂混合喷施,减少施药次数(每亩减少 1-2 次作业),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。

三、应用场景与参数

应用场景 适用作物生育期 推荐用量 施药方式 关键效果
棉花脱叶 吐絮期(50%-60% 棉铃吐絮) 与 20% 噻苯隆悬浮剂按 1:5 比例混合,每亩总药液量 30-40L 背负式喷雾器或无人机均匀喷施,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7 天内叶片脱落率≥90%,棉田无枯叶残留,不影响机械采收效率
冬小麦 分蘖期、灌浆前期 每亩用量 50-80mL,稀释 500 倍后叶面喷施 机动喷雾器喷施,确保叶片正反面均匀覆盖 分蘖期有效分蘖数增加 10%,灌浆期千粒重提升 5%-8%,抗逆性显著增强
  • 典型案例:新疆石河子棉田施用 “20% 噻苯隆 100mL + GERONOL TM04 20mL”/ 亩,7 天叶片脱落率达 93%,机械采收净棉率提升 5%;河南新乡冬小麦分蘖期施用 GERONOL TM04 60mL / 亩,有效分蘖数增加 11%,灌浆期千粒重从 42g 提升至 44.5g。

四、生产商与质量保障

  • 生产标准:由国际农用助剂企业(如科莱恩、赢创)生产,遵循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及 GB/T 35837-2020《农药助剂通用要求》,每批次需通过脱叶效率、抗逆性、急性毒性三项核心检测。
  • 储存与安全
    • 储存: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(5-35℃),保质期 24 个月,避免阳光直射与儿童接触;
    • 安全:操作时佩戴口罩与橡胶手套,若误服需立即催吐并就医,禁止与食品、饲料混存。